您好,欢迎进入上海天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网站!
一键分享网站到:

产品目录 / Product catalog

技术文章Article 当前位置: 首页> acc米兰足球俱乐部 > 说一说压片机的几种压片调整技巧!

说一说压片机的几种压片调整技巧!

点击次数:171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01
  压片技巧的核心在于平衡物料特性与设备参数,通过预处理优化物料状态、精准控制工艺参数,并针对性解决粘冲、裂片等常见问题,最终实现片剂质量稳定。以下从实操角度拆解关键技巧:
 
  一、物料预处理:压片成功的基础
 
  压片前的物料状态(粒度、流动性、水分等)直接决定片剂质量,预处理需围绕 “改善压缩性” 和 “提升均匀性” 展开:
 
  1. 粒度与粒径分布控制
 
  适宜粒度范围
 
  通常要求物料粒径在80-120 目(约 125-180μm),过小易导致粉尘飞扬、流动性差;过大则片重差异大、含量不均。
 
  粒径分布均匀
 
  采用筛分法(如振荡筛)去除细粉(<100 目)和粗颗粒(>60 目),使 D90/D10≤5(粒径分布跨度小),避免小颗粒填充大颗粒间隙导致的密度不均。
 
  例:结晶性药物(如布洛芬)需粉碎至 100 目以上,避免因颗粒粗大导致压片后硬度不均。
 
  2. 流动性改善技巧
 
  添加助流剂
 
  对流动性差的物料(如微粉硅胶、氧化镁),按 0.1%-0.5% 加入微粉硅胶(疏水型)或滑石粉(亲水型),通过减少颗粒间摩擦力提升流动性。
 
  制粒优化
 
  •湿法制粒:对粘性物料(如中药浸膏),采用一步制粒(流化床制粒),生成多孔颗粒(堆密度 0.4-0.6g/cm³),流动性优于传统湿法制粒;
 
  •干法制粒:对热敏性物料(如维生素类),通过滚压法将粉末压成薄片再粉碎,颗粒硬度控制在 2-4kgf(避免过硬导致溶出缓慢)。
 
  3. 水分控制:避免粘冲与裂片的关键
 
  最佳水分区间
 
  大多数物料需控制水分在2%-5%(亲水物料如 MCC 可放宽至 6%,疏水物料如硬脂酸镁需≤3%)。
 
  水分检测时机
 
  制粒后、总混后、压片前各测 1 次,避免环境湿度(>60% RH)导致物料吸潮(可在压片间加装除湿机)。
 
  过干 / 过湿的处理
 
  •过干(水分 < 1%):物料脆碎,易裂片,可通过喷雾加入 5% 乙醇 - 水混合液(1:1) 调节水分;
 
  •过湿(水分 > 8%):物料发粘,易粘冲,需通风干燥或加入吸湿性辅料(如无水乳糖) 平衡水分。
 
  二、设备调试与参数设置:精准匹配物料特性
 
  压片机参数(压力、速度、模孔状态)需根据物料 “压缩性 - 弹性” 特性调整,避免 “硬压” 或 “快压” 导致的质量问题。
 
  1. 压片压力:从 “预压” 到 “主压” 的梯度控制
 
  预压设置
 
  对弹性强的物料(如阿司匹林、纤维素类),预压压力设为主压的 30%-50%(如主压 15kN,预压 5-7kN),通过预压缩减少颗粒弹性回复,避免裂片。
 
  主压调整
 
  •压缩性强的物料(如乳糖、结晶性药物):主压可降低(8-12kN),避免片剂过硬导致崩解迟缓;
 
  •压缩性弱的物料(如轻质氧化镁、疏松颗粒):主压需提高(15-20kN),但不超过设备额定压力的 80%(防止设备损耗)。
 
  压力稳定性
 
  通过设备的 “压力反馈系统” 监控实时压力波动(波动需 <±5%),波动过大时检查物料流动性(如是否出现架桥)或模孔磨损。
 
  2. 压片速度:与物料填充能力匹配
 
  低速起步
 
  开机时先以低速运行,观察片重差异和片剂外观,稳定后逐步提速。
 
  速度上限
 
  •流动性好的物料(如圆形颗粒、含助流剂):高速压片机可提至 30-40 片 / 秒;
 
  •流动性差的物料(如细粉多、不规则颗粒):速度需控制在 15-20 片 / 秒以内,避免填充不足导致片重差异超标。
 
  3. 模具状态:避免 “隐性故障”
 
  模孔清洁
 
  压片前用75% 乙醇擦拭模孔,去除残留油污或细粉,尤其对粘性物料(如中药浸膏片),需每 30 分钟清洁一次,防止粘冲。
 
  模具磨损检查
 
  模孔内壁有划痕、冲头边缘卷边时,需立即更换,否则会导致片剂毛边、重量差异大(磨损模具生产的片剂,片重差异可能从 ±3% 升至 ±8%)。
 
  三、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技巧:动态监控与及时调整
 
  压片过程需实时观察片剂外观、重量、硬度,通过 “小范围微调” 解决初期问题,避免批量报废。
 
  1. 片重控制:从 “填充量” 到 “下料速度” 的联动调整
 
  填充深度优先
 
  片重差异超限时,先调整填充深度(每增加 0.1mm 填充深度,片重约增加 5-10mg),再微调压片速度(速度过快时,填充量不足,需降速)。
 
  物料补充及时
 
  料斗内物料量保持在1/3-2/3高度,避免料位过低导致 “真空吸料” 不均匀(片重差异可从 ±2% 升至 ±5%)。
 
  2.润滑剂使用:“薄而匀” 是关键
 
  混合时间
 
  硬脂酸镁等润滑剂需 “短时高效混合”(2-5 分钟),过长会导致物料疏水性过强(崩解迟缓),过短则润滑不均(局部粘冲)。
 
  外加比例
 
  润滑剂通常占 0.1%-1%(硬脂酸镁 0.2%-0.5%,滑石粉 1%-3%),高比例(>1%)会削弱颗粒结合力,导致松片。
 
  分布均匀性
 
     总混时加入少量 “助流剂(如微粉硅胶)” 与润滑剂预混合,再加入颗粒,可提升润滑剂在颗粒表面的覆盖均匀性。

版权所有 © 2025 上海天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 ICP备案号: 沪ICP备05015413号-3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