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压片行业领域中,为确保高速压片机模具始终保持高精度状态,保障片剂质量稳定,降低模具更换成本,延长模具使用寿命。我们需要对高速压片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,下面小编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:
一、日常保养(每日执行)
1、开机前检查(每次开机前 30 分钟)
•目视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残留物料、划痕或变形,重点关注冲头顶端和模孔内壁。
•手动转动模具,感受是否有卡顿或异响,若存在异常,严禁强行启动设备。
•用专用量具检查冲头与模孔的配合间隙,确保无异物卡滞,正常间隙应≤0.03mm。
2、停机后清洁(每次停机后 30 分钟内)
•用专用毛刷轻轻清除残留药粉或物料,避免使用硬刮工具损伤表面。
•用 75% 酒精等中性清洁剂擦拭模具,去除油污和残留物,确保清洁基本没有。
•将清洁后的模具置于通风处干燥,干燥后检查表面是否有腐蚀痕迹,若有及时处理。
二、定期保养
1、每周保养(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前 1 小时)
•冲头与模孔润滑:使用专用食品级或药用级润滑剂(如硬脂酸镁粉末、硅油),均匀涂抹于冲头颈部和模孔内壁,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物料的表面过量润滑,以防污染片剂。润滑完成后,手动转动模具数圈,使润滑剂均匀分布。
•检查配合精度:用塞尺测量冲头与模孔的间隙,若超过 0.05mm 需及时修复或更换,同时检查模具各部件的连接是否松动,对松动的螺丝等部件进行紧固。
•清洁模具周边环境:清理模具周围的散落物料、灰尘等,保持模具工作环境整洁。
2、每月保养(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)
•拆卸检查:将模具拆解为冲头、模圈、中模等部件,检查冲头顶端是否有凹陷、模孔是否有磨损或变形,尤其注意中模的内表面光洁度,若出现粗糙,需进行研磨处理。对于有磨损的部件,记录其磨损程度和位置。
•校准平行度:通过水平仪检查上、下冲头的运行平行度,偏差需控制在 0.02mm 以内,若超出偏差范围,及时进行校准调整。校准完成后,进行试运转,确保平行度符合要求。
•检查导向部件:检查模具导向柱、导向套等导向部件的磨损情况,若有磨损导致间隙过大,及时更换或修复,以保证模具运动的准确性。
•清洁模具内部通道:对于模具上的气道、油路等内部通道,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,确保其畅通无阻。
3、季度保养(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)
•精度检测:借助工具显微镜检查冲头工作面的平整度、模孔的圆度,偏差超过 0.01mm 时需进行修复。同时,测量模具的关键尺寸,与原始尺寸进行对比,评估模具的磨损情况。
•镀层检查:若模具表面有耐磨镀层(如 TiN),检查是否有脱落,镀层破损处需及时补镀,以增强模具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。补镀后,需对镀层表面进行打磨抛光,使其光滑平整。
•全面性能测试:将模具安装在压片机上,进行小批量试生产,检测片剂的质量指标(如硬度、重量差异、崩解时限等),评估模具的综合性能。
•更换易损件: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和易损件的使用寿命,对达到更换标准的易损件(如弹簧、密封圈等)进行更换,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。
•润滑系统检查:检查模具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,包括润滑剂的供应是否充足、管路是否畅通等,对出现问题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。
三、模具更换标准
1、冲头更换标准:
•冲头顶端出现深度超过 0.2mm 的凹陷,或有明显裂纹、崩缺,影响片剂表面质量。
•冲头工作面的平整度偏差超过 0.03mm,经修复后仍无法满足要求。
•冲头与模孔的配合间隙超过 0.05mm,且无法通过调整修复。
•冲头颈部磨损严重,导致冲头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明显晃动。
2、模圈更换标准:
•模孔内壁出现明显的磨损、划痕,深度超过 0.1mm,导致片剂出现毛边、尺寸偏差超标(超过 ±0.1mm)。
•模孔的圆度偏差超过 0.03mm,经研磨修复后仍不符合要求。
•模圈与冲头的配合间隙超过 0.05mm,影响片剂的成型质量。
3、中模更换标准:
•中模内表面光洁度严重下降,出现明显粗糙面,经研磨后仍无法改善,导致片剂粘模现象频繁发生。
•中模出现裂纹、变形等情况,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。
•中模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出现问题,导致压片过程中出现异常振动、噪音等。
4、导向部件更换标准:
•导向柱、导向套的磨损导致间隙超过 0.05mm,影响模具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,导致片剂质量波动较大。
•导向部件出现变形、裂纹等损坏情况,无法正常发挥导向作用。
5、综合性能更换标准:
•经过多次修复后,模具生产的片剂质量仍无法达到标准要求(如硬度差异大、重量偏差超标、崩解时限不合格等),且问题反复出现。
•模具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的使用寿命(根据不同材质和使用频率确定,一般为 1-3 年),即使外观和精度尚可,也建议进行更换,以确保生产稳定性。
四、特殊情况保养
1、长期停机(超过 7 天)
•清洁模具,确保无任何残留物料和清洁剂。
•在冲头、模孔等金属接触部位涂抹防锈油(如凡士林),形成保护膜。
•将模具单独存放于干燥、无尘的专用盒中,避免与其他金属部件碰撞,储存环境需保持相对湿度≤50%。
2、更换物料后
•重新清洁模具,确保无之前物料的残留。
•根据新物料的性质,必要时更换润滑剂类型,如酸性物料需用抗腐蚀润滑剂。
3、出现卡冲、裂片等故障后
•立即停机,检查模具是否有变形(如冲头弯曲、模孔边缘崩裂)。
•故障未排除前不得继续使用模具,避免二次损伤,待修复并确认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。
五、保养记录与追溯
•每次保养后,详细记录保养时间、保养内容、检查结果、处理措施及执行人等信息。
•定期对保养记录进行分析,总结模具的磨损规律和常见问题,为优化保养计划提供依据。
六、注意事项
•保养过程中,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,确保人身安全。
•禁用强酸、强碱清洁剂,以免腐蚀模具材质。
•防锈剂使用需遵循 “少量均匀” 原则,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物料疏水性过强或污染片剂。
•模具储存环境需保持干燥、通风、无尘,防止模具生锈或积垢。